道路绿化范贝搏体育文10篇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9-02 09:06:19    浏览:

[返回]

  城市道路绿化是北京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分割汽车与汽车、自行车、行人,能防止眩光,诱导视线,和起到遮荫等多种功能,通过多年来几代园林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目前北京市的城市道路绿化的整体景观效果已经凸现出来,例如北京的二三环,以及四五环已成为几条绿色的项链,装点着北京。但是,大面积的城市道路绿化给养护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养护管理好现有的城市道路景观环境,任重而道远,与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施工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由于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道路绿化环境的特殊性,通过本人多年的实践,对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城市道路绿化苗木的种植环境主要是中央分割带和行道树,其特点是:土质坚硬、杂质多、土壤污染严重、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等特点;行道树的种植成排成行,树种较为单一,易受气温和湿度的影响,易发生病虫害。

  由于城市道路绿化管理作业的场所主要是中央分割带和路基两侧的绿化带,作业人员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每年冬季的融雪剂是造成行道树大量死亡的一大杀手。通过对融雪剂对行道树影响的调查,每年至少几千株植物失去生命。例如长安街沿线、西外大街、二三环等部分路段中心隔离带和分车带绿篱,每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枝、死亡现象。特别是今年四月道路两侧树池危害严重,造成大量的多年生大树出现干枯的现象,绿篱明显出现干枝、死亡。每年都进行大量的补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并造成土质的恶化。

  近几年北京的绿化养护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整体的绿化养护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过分强调当时景观效果,不考虑苗木成活率及生长,片面注重大量采用山苗、大规格苗木和全树冠的大树移植。

  冬季,在北京地区,特别是在道路两边一般的地形开阔,空气对流,加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带动风速,引起树木的剧烈摇摆,容易导致树木根系受到损伤,并加快了树木水分的损耗,降低树木御寒防冻、防寒的能力。在冬季可以采用以下的防冻保温措施:

  第一、缠树干的措施:例如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道树对法桐落叶乔木冬季防寒处理用所料布缠裹树干,把树干包严,再用草绳缠上,即保湿又防寒,再用地膜把树根部保温防寒,使次年的法桐成活率达到99%。

  第二、搭风障的措施:例如雪松等树种在北京越冬困难,特别是春季风大使雪松适应能力降低,可以采用搭风障减弱风速,保证树木的安全越冬。

  第四、建保温棚:对于当年栽植的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和铺地龙柏等苗木,面积较大时,采用一般的防寒措施不太理想,可以根据面积大小,用木条和无纺布搭建保温棚的方法,即可使苗木安全过冬。对于疏植的大叶黄杨、红枫等苗木可用无纺布包裹的方法进行防寒绿化。

  第五、对根颈培土,盖地膜:在绿带内的河南桧、玉兰等苗木,灌完冻水后在树木整个树坑内覆盖地膜,然后根颈培土20—30cm的土堆。利用细土将四周培实。这样既能防止冻伤植株根系,同时又能减少水分蒸发。

  第六、覆土封垄:对当年新栽植月季,在灌完冻水后覆盖30—40cm的土堆,一般不做修剪,过早的修剪会导致“烧条”现象,一般待来年开春后再进行修剪,。

  第七、树干涂白防冻:这是行道树冬季防寒、防病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新植落叶乔木,涂白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涂白的配比度为:水:生石灰:硫磺粉:盐=40:10:1:0.5。高度一般1.2m。同一路段区域高度一致,可以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

  第一、在春季苗木管理,防寒材料不可突然式过早拆除,要采用逐渐过渡的办法,防止苗木的不适应。保温棚拆除根据天气,一般北京的防风障拆除时间在4月初、清明过后。为了以免使树体遭受风害,提前在保温棚东南侧打孔放风,待树木适应后在全部拆除。

  第二、浇水、施肥:春季管理以增加地温,适时浇足春水和增施有机肥为主。通过树木的浇水、施肥,能使树木增加抵抗病害的能力,还利于生根。实际中,行道树施肥可采用棒肥,是在树池四周用钉子打孔,埋入棒肥,可起到追肥的作用。

  第一、夏季的养护管理,注意水肥管理,同时道路中心隔离带和绿化带中色块的造型修剪,一般结合一年两次的养护大检查及五一、十一来进行修剪整理。

  第二、夏季的养护主要以病虫害的防治为主,由于行道树受小气候多样性、人口密集的影响,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不齐,不易防止。同时防治过程中还得考虑对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植物天敌的保护。近几年来,一直在推广使用生物防治,如:采用新性引诱剂防治叶柄小蛾、苏云金杆菌防止天蛾,灭幼尿防止尺蠖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合理的冻水即能保证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浇冬水要根据天气变化不可过早浇灌,导致新芽徒长。在十月份减少浇水的次数,增加抗旱性。最后一遍冻水浇到结冰封冻为最佳。

  同时,秋季合理进行施肥,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树木的木质化,同样有利于植物的安全越冬和来年的生长,这就要选择好施肥的时间、种类和施肥量。

  冷季型草坪,春季要浇好返青水,并加强施肥,并梳理枯草,把腐烂的草用丝扒梳理干净,并打孔后施复合肥。然后浇水,刺激草坪的新根萌发和增加肥力。增强抵抗病害的能力,才能安全越夏。

  夏季根据要求10—15天修剪草坪一次,修剪后要及时喷药,或灌根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可控制病害的发生。在七月份天气湿热时,对草坪的生长不利,也是草坪休眠期,养护最困难的时期,应按及时清除枯草层,因为枯草层往往存在大量的病原物,是新病害的病源来源,同时原来的枯草层减弱了通透性及早清处。另外在高温、闷热、连阴雨期间要每周或放晴就开始喷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白菌清等农药,交替使用可防止褐斑病、腐霉菌枯萎病、和镰刀菌的枯萎病。

  秋季雨水变少后天气变凉一般病害减轻,草坪锈病发生严重。例如可以采用1000—1500倍的粉锈宁进行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但要与速保利、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

  绿篱是萌芽力和成枝力强,耐修剪的树种,密集成带状栽植,具有分隔的功能和优美的造型。如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红叶小檗、桧柏蓠、小叶黄杨是常用的绿篱造型树种。

  近两年随着彩叶植物的增加,使用彩叶树种组成的色块,如:紫叶矮樱、迎春、连翘、棣棠等,都是大环境绿化常用运用的树种。但在修剪上有着不同的修剪方法。道路中央分隔带修剪,以能挡住人的视线m高为宜,要修剪的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为使绿篱生长茂盛,由于植物的生长高度不同,采用不同的修剪方式。

  在道路绿化养护作业中,应在200米分别设置防护标志,并设专人疏导车辆,设置车辆闪光器。提示车辆在上下桥施工时,要在上桥的底部开始提前设置,防止司机进入盲区。

  养护作业人员要佩戴反光背心,在自行车与机动车分道带上,如跃过马路浇水,要把浇水管顺直,以免摔伤行人和自行车。

  近几年喷灌的快速发展,中央隔离带,水车浇水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滴灌、微喷来取代。既节约水又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行道树主要以美化市容,改善城区的小气候、夏季降低温度、滞沉、遮荫为主要功能。

  行道树修剪需扩大树冠,优美了树形,调整纸条的伸展方向,调节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长等为目的,同时也是老树复壮,增加了保温遮荫的效果,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增加通风透光主要手段之一。

  贝搏体育

  行道树的主要修剪时间一般在冬季。冬季修剪的方法主要有:截、疏、除蘖。行道树修剪是要设有专人维护现场,防止大枝砸伤行人和过往车辆。高压线附近作业要注意安全,必要时要请供电部门配合。行道树国槐既有典型的:三叉、六股、十二枝的冠型。分布均匀,夹角的枝条作主枝,其余分期剥芽、或疏枝。冬季对主枝留40—80cm。剪口芽留在侧面,经三到五年反复修剪即可形成杯壮树冠。如国槐大树对树木的内膛枝和过密的枝进行疏剪,达到通风透光,防止病虫害调整整个树形,并能阶梯式。保留上树枝,方便修剪作业,也使树形美观。

  在日常的养护生产中,树木与高压线的距离、和路口的交通设施的配合直接关系到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每年的春季都将配合供电、交通、通讯进行安全排查。对高压线米范围内的高大树木进行修剪,同时得对妨碍司机视线的交通标志信号灯位置的树木进行修剪。修剪过程中要保证安全信号清楚显现,保护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对于融雪剂的危害,特别是油松、侧柏等均怕盐水的侵害。不得不进行被盐水侵蚀后的土壤改良和换土。把盐水侵蚀后的土壤去掉30cm,更换土壤。切不可图省事乱浇水、补苗。不可用灌水稀释土壤盐碱性的方法取代换土。

  几年来,三里河路采用挡盐板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融雪盐水对道路两侧现有植物的危害。几年来的常识我们可以认识到挡盐板的应用在冬季对行道树木有着非常理想的功效。实践表明,每年三月初、四月底三里河道路两侧的油松长势比使用挡盐板前更加旺盛,发芽期明显提前,并减少了干枝、枯叉。连翘等花灌木分蘖多贝搏体育、花期整齐一致。在正常防寒的基础上,没有发生冻害和死亡的现象。同时整齐的挡盐板也成为了冬季三里河路两侧的又一景观,起到了既美观又实用的效果。因此作为冬季防寒的一种措施,挡盐板可以在条件的道路两侧进行推广使用。

  道路绿地的布局应符合以下规定:(1)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米,主千线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米,行道树绿带宽和又通岛绿地不得小于1.5米;(2)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又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3)路侧绿地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地可与行道树绿带合并。道路景观规划应符合以下规定:(1)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千线的绿化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并与街景相结合;主千路应体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风貌;(2)同一条道路的绿化应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以有所变化;(3)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

  (1)树冠冠幅大、枝叶密、落果少或无飞絮;(2)抗性强,土壤耐瘩薄、耐寒、耐旱,病虫害少;(3)寿命长、深根性、耐修剪;(4)发芽早、落叶晚。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各种植物都有其各自的生态习性,只有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与立地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才能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2)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合理的绿化配置不但美化环境,而且许多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花、果、茎、叶等。在树种选择时,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3)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速生树生长快、易成型,能在短期内达到预定的绿化效果。但容易衰老、寿命较短。故道路绿化时,将速生树与慢生树结合起来,当速生树到老化阶段,让慢生树种继续发挥道路绿化景观效果。有效避免速生树淘汰后的一段绿化空白。(4)道路绿化种植要注重乔、灌、花、草有机配置,构成复层绿化,使植物在生态群落上有更完善的生态功能!植物选择上力求花期交错、四季常绿、富有季相变化。

  1.单调且过于封闭。主次干道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没有创新,缺乏生机与话力。分车带两侧栏杆过高,显得道路拥挤,影响市容。

  2.地率偏低。城市道路在规划建设时由于用地紧张,往往挤占绿化用地,造成道路绿地率偏低,且缺少路侧绿化带。另外,对城市道路绿化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交通挤占绿地的现象。

  3.绿化的用地规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有时同一条路上有好几种种植方式,景观比较凌乱,没有形成线的效果,有的道路因设计不科学,只有有限的停车位,而人、车流量很大,结果造成人为破坏严重,树木根木无法种植、存活。另外部分地区片而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

  4.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如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木、灌木,结果使树木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收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而盲目栽植毛白杨、垂柳等大型乔木,易产生树线矛盾而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四、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及养护的建议

  绿化规划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同时,四个组成部分的布局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对统一。(1)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侧重落叶类夏季可遮荫,冬季可为行人提供天然日光浴。间距5~8米,在有架空线地段,应选择耐修剪的中等株形树种。(2)分车带,是道路绿化的重点,应结合自身宽度、所处车道性质及有无地下管线进行规划。位于快车道之间的分车带,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适当配以小型花灌木。(3)中心环岛,地处道路交叉点,目的是疏导交通,要求绿化高度在0.7米以下,为使司机和行人能准确地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可采用小乔木和灌木、花、草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种几何图案或变形设计。(4)林荫带,以方便居民步行或游憩为前提,参照公园、游园、街头绿地进行乔、灌、草、花的合理优化配置;同时,可布置少量的园林设施,如园路、花架、花坛、园桌、园凳、宣传栏等。

  (1)合理的整形修剪修剪的目的主要是调整群落的层次及生长势,造成植物种类的良好株形而构成群体美。通过修剪整形,提供植物共同生长生活的良好环境和提高生态群落的景观。

  (2)保护枯枝落叶及表土层枯枝落叶是植物群落的最好肥源。由于表土层若干厘米存在许多微生物,若除去覆盖表土层的枯枝落叶层,会使营养物的加工者细菌大量丧失,从而降低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3)合理调整群体结构,使之符合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如发现植物种类之间,上木、下木之间互相抑制、竞争、又寸抗,应及时移植、调整、重新配置,使各种植物有规律地组织在一起,形成层次分明的人工生态群落。

  (4)根据各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科学护管各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要根据园林植物生态学原理,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长、发育及群落的结构层次,季相变化等情况,不断提高科学养护水平。

  城市道路生态群落的养护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由于道路植物的立地条件差,环境恶劣,科学养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也符合植物生态群落养护的基本要求。

  [摘要]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设的窗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创造出优美的道路景观已成为园林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城市道路绿化的目的要求,针对目前道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道路绿化应适时适地,合理规划,科学配置。

  [1]李晨杰,宋园军.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6):18.

  一方面,内在因素。将道路景观依据功能进行划分,可以具体划分为实用性、审美性以及视觉性三方面。实用性:主要包括路障以及垃圾桶等,这些景观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审美性:如喷泉等除了这些户外艺术,还包括地面艺术等;视觉性:在道路交叉处等位置,由于需要安放安全标志,因此,为体现道路标志的可识别性,可以选择与环境色有差异的植物进行种植,使其形成更好的对比。另一方面,外在因素。对于道路景观来讲,道路景观背景的建筑物属于外部因素关键所在,通常来讲,选择建筑设计,对景观进行上下分层设计,例如:高楼住户与标准楼层住户的观赏视野不同。就道路两侧来而言,建筑在视觉印象和物质功能等,直接影响着道路的整体特点,所以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建筑颜色和高度等,确保道路具有一定辨识度。

  第一,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要坚持遵守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相互结合的原则,实现共同发展目标,在道路设计中,应把自然生态和设计规划进行融合,把破坏环境降至最小。第三,连续性。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这一原则具体表现在视觉和时空两个方面,只有将两个层次中风格和色彩以及自然变化等进行优化设计,才能实现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连续性原则。第二,美观性原则。对于道路景观设计,应实现创新性特点,利用个体植物和整体植物之间的协调步调,使道路环境能够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从本质上来讲,关于道路景观设计主要以大色彩、大组团为主,其中人行道设计中,可以对花灌木与乔木进行多层次运用,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为散步人群提供休息空间,还应让人们感受清爽清新的环境。

  在对道路进行绿化设计时,车行道路经常会受到城市用地的限制,结合传统景观设计经验,能避免出现整体环境不和谐的情况。而对建筑进行实际设计时,要重点关注建筑尺寸和快速公路之间的关系,由于快速公路具有交叉口少和形式单一的特点,极易出现单调和乏味的现象,因此,在地标建筑设计中,避免人们出现视觉疲劳,确保整体的和谐性,针对空间较大的车行道路,可以选择自由式图形进行,例如:选择灌木和乔木进行搭配。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为体现景观错落有致的特点,并适当地对植被的种类进行选择。利用攀援型植被、地被植被之间的混搭方式,在体现不同景观感受的同时,提高道路周围面积的综合利用率。另外,应选择花期不同、欣赏价值高以及适应强、成活率高的植被,降低车辆行驶对环境以及道路的污染。例如:在植被选择中,应选用发芽早、落叶时间晚的植物,避免因秋季发生植物枝叶脱落,为城市的美观而减分。在春季期间,可在道路周围种植丁香花等;夏季期间,可种植凤仙;秋季期间,可种植凤尾兰;冬季期间,可种植腊梅或报春花。

  由于人车道路主要是以交通和生活为主,其中交通道路设计景观时,要符合人们在观赏和安全等方面的特点。在对绿化进行实际设计中,可以选择草坪和花坛等形式,并且适当保持树木间的距离,避免行人、车辆受到视线干扰。生活道路主要是以行人为主,并且在建筑场所和活动内容上较为丰富。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性,选择花坛和灌木等进行具体绿化,同时结合绿化灯光效果,预防夜间道路过于漆黑。在绿化色彩设计方面,利用色彩的搭配,体现视觉的层次感,选择色彩鲜艳的栽植,从而引导人们视线。在道路中央、两侧的分车带处应用的栽植,主要为矮树和绿灌木为主,将对向车流之间产生的眩光进行有效隔离,但是在对植物栽植进行选择时,禁止使用颜色较为鲜艳的颜色,重点为绿色。

  所谓的步行道路主要是指步行街,其主要是对商业娱乐进行展现的街道,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要坚持以休闲和娱乐为设计原则,使建筑物的沿街具有一定的色彩和质感,有效改善步行道路的景观个性。为更好展现出步行街所存在的繁华特征,不建议选择高大树木作为材料,并且种植的密度影保持适合,避免影响人们的观赏视野。在行人休息的场所和广场等区域,需要种植能遮阴的树木,这一景观设计,在夏季到来时能起到良好降温效果。结束语:综上所述,道路绿化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属于道路生态的一项关键举措。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只有基于持续发展的目标,坚持遵守“以人为本”理念,才能把自然环境、艺术环境进行有效结合,为人们创建更好的生活环境。由于道路属于线性结构的一种,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粗线条和流畅美等之间的融合情况,保证道路绿化整体的自然融合。

  [2]乔东丽.现代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4(24):238-238.

  指导思想: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升农村绿化、美化水平为重点,努力塑造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新农村面貌。坚持道路绿化、管护并重的原则,强化区林业主管部门的绿化、管护职能,加快农村道路绿化、管护工作进程,促进农村道路绿化、管护持续健康发展。

  目标:两年内全面完成乡村道路绿化任务,确保道路修到哪里,就绿化到哪里,同时建立管护责任制,保障道路绿化、管护体制、机制正常运行,保障农村道路绿化完好、健康成长,成活率达100%、保存率达100%。

  区政府成立农村道路绿化、管护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林业局、财政局、审计局、交通局、市容局、规划分局、土地分局、井岗镇、南岗镇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区农村道路绿化,管护的组织领导、监督考核、检查验收和业务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林业局局长兼任。

  1、各镇政府是本区农村道路绿化、管护的责任主体,负责绿化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护。农村道路绿化、管护主要工作有:道路两侧路肩培土护坡,开挖树穴,选择树种,调运合规苗木,栽植施肥、修剪,除草护干,灌溉定根水等。日常管护要加强除草、施肥、浇水、扶正,防止路基塌陷、水毁、风雪冻害。

  2、区林业局负责监督农村公路绿化、管护工作,并会同财政部门和井岗、南岗两镇制定农村道路绿化规划、管护规范和以奖代补资金计划,并上报区政府审定后实施。区林业局将自筹资金,根据绿化管护范围聘请若干名道路绿化管理员负责道路绿化管护。

  3、区林业局协助井岗、南岗两镇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乡村道路绿化的日常管护工作,把乡村道路绿化管护列入日常工作计划。两个镇政府有关道路绿化资金筹措、使用等方面的具体职责,由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1、区农村道路绿化、管护领导小组对本区乡村道路绿化、管护路段实施目标管理,每年根据道路绿化任务、管护状况,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实行不定期检查,春季初评、秋季验收总评。区财政预留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

  2、区林业局要认真履行主管部门职能,加强对全区乡村道路绿化、管护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考核工作,加强与井岗、南岗两个镇的协调联系及业务指导。

  3、井岗、南岗两个镇人民政府要成立农村道路绿化、管护办公室,确立1名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本辖区道路绿化、管护日常工作的领导、监督、指导。

  为鼓励城市道路绿化养管资金投入,推动城市道路绿化养管作业市场化改革步伐,提升城市道路绿化养管水平,市政府决定施行城市道路绿化养管以奖代补办法。现就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市辖各区负责养管的道路绿地所需经费坚持各区投入为主、市级补助为辅原则,逐步推行绿化养管经费定额核算。按照城市道路绿地分级养管要求和市财政局《关于对园林局经费预算执行定额管理

  的通知》(并财城〔20*〕73号),各区可根据财力情况参照该文件标准执行,也可经过测算合理确定标准。力争一级道路绿地养护投入达到8元/平方米/年,行道树养护达到15元/株/年;二级道路绿地养

  护投入达到5.5元/平方米/年,行道树养护投入达到5元/株/年;三级道路绿地养护投入达到4元/平方米/年,行道树养护投入达到5元/株/年。各区绿化投入以建城区范围为准,市财政根据各区对本区建

  城区绿化养管资金投入量及该区道路绿化养管年度考核评比结果进行以奖代补。以奖代补每年年底核定一次。考核以市财政局、市园林局下发的《*市城市道路绿化管养检查评比办法》确定的“检查

  市财政以奖代补标准=区全年绿化养护资金×(区年道路绿化养管检查评比平均实得分÷应得分×30%)。“区全年绿化养护资金”指当年该区财政按绿化定额拨至本区园林局(含绿化队)的专项养

  护资金和公开招标按合同支付的养护资金。(不含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区道路绿化养管检查评比实得分”指依照并园字〔20*〕57号文件,该区在年度道路绿化养管检查评比活动中的月平均得分(

  “应得分”为1000分)。当实得分占应得分比例小于90%时,市财政不予补贴。

  绿化养护经费补助,绿化养管设备、机具的专项购置,绿化养管人员奖励和绿化考核相关业务经费补助。

  市组织各区财政、园林等部门对区绿化养管投入、所管设施进行摸底,核实基数,测算补贴;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后,各区财政必须实施定额核算,变“以费养人”为“以费养事”,并对所辖城

  (1)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2)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kevin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正如《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所以说,有良好绿化美化的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道路绿化就是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在河北省唐市应用较多的有雪松、河南桧、西安桧、法桐、国槐、合欢、栾树、垂柳、馒头柳、杜仲、白蜡等。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唐山市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地被植物的选择。目前,北方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棣棠等。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贝搏体育

  整齐式行道树类型:(1)乔木为主、配以草坪:高大的乔木不仅遮阴效果好,还会使人感到雄伟壮观,但较单调。

  (3)常绿乔木配以花卉、灌木、草坪、绿篱(或色块):这种形式既可四季常青,又有季相变化,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形式;另外,若条件允许可多行布置,既可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水平,又可大大减少噪音,这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在繁忙的道路两侧设置自然式的园林道路即林荫路(具有一定宽度又与街道平行的带状绿地,其作用与街头绿地相似,有时可起到小游园的作用),尤其是居民分步相对较密集的一侧,既可方便居民自由出入林荫带散步休息(不必穿过交通繁忙的街道),又有效防止和减少车辆废气、噪音对居民的危害,这种形式在各个城市较为普遍。

  (1)满足城市道路主要功能原则。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道路空间是提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在交通空间里,有各种不同出行目的人群,在动态的过程中观赏道路两旁的景观,产生了不同行为规律下的不同视觉特点。我们在设计道路时,须充分考虑了行车,行人的进度和视觉特点,不同速度,不同栽植方式,将路线作为视觉线形设计的对象。提高视觉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贝搏体育。在具体的设计中,应以不遮挡视线为标准,同时又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譬如,在拐弯处不应种植大灌木或小乔木。又如,在隔离带的种植时,一个标准端的长度就应考虑到车速,行人速度等问题。道路绿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遮荫、降温。四季的变化使植物的外观形态随着发生变化,尤其是落叶植物。炎炎夏日下,行车和行人需要一个宜人的交通环境,浓郁的绿荫能使人感到丝丝清凉,烦躁的心情可以得到舒缓,有利于交通安全;当叶落的时候,冬日和煦的阳光带来几分暖意。所以说,植物不同的习性奉献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嗅觉上的享受,还有心灵的慰藉。

  (2)道路绿化的生态原则。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它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因此,在各路段的设计中,注重这一生态景观的体现。植物配置讲求层次美、季相美,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设计中这一原则的运用应当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切实的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要有长远观点,绿化树木不应经常更换、移植。

  (3)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习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即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的四大原则。因此在配置上应考虑道路长度,不同道路形式,同一条道路以不同的区块重复,以一种复现的节奏感来形成一种韵律,达到心境的平和,符合道路的景观要求。道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有所不同,它是动态绿化景观,要求花纹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作为街景它更要求色彩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使旅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化成果。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强健、管理粗放的植物。例如,行道树树种选择的一般标准:①树冠冠幅大、枝叶密;②抗性强,耐瘠薄土壤、耐寒、耐寒;③寿命长;④深根性;⑤病虫害少;⑥耐修剪;⑦落果少,或没有飞絮;⑧发芽早、落叶晚。公路绿化带采用大手笔、大色块手法,植观花、观果、观叶植物,适应不同车速的不同绿化带,空间上采用层次种植,平面上简洁有序,线条流畅,强调整体性、导向性和图案性,形成舒展、开敞、明快的风貌。选择多种植物创造不同氛围,体现植物生长的多样性和植物的层次性与季相性。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公务员之家

  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道路绿化是城市景观系统的“线”,联系着“点”与“面”的绿地景观,是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莆田市在园林绿化方面发展迅速,在创建园林城市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在道路绿化建设方面,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在道路绿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本文通过对莆田市中心城区道路绿化发展变化和主要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造提升的一些建议。

  莆田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中部地区,东临台湾海峡,西接泉州市的德化县和福州市的永泰县,南连泉州市,北邻福州福清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背山面海,西北部多为山地,中部丘陵,东南部平原与木兰溪、延寿溪、秋芦溪构成了水乡,自然气候属于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暖热湿润,春季潮湿,夏、秋常伴台风绿化,冬季短暂。

  莆田市是“荔城”,现存的荔枝树不仅树龄大,而且枝繁叶茂。为此莆田市园林局在城市开发过程中有意识的保留了大部分的荔枝林,并建设了相应的绿道、小游园等,形成莆田特有的荔枝林带。根据适地适树原则,荔枝作为乡土树种既能适应本地环境,又能体现“荔林水乡”特色,自然是行道树的首选,为了丰富植物景观,提高整体的绿化效果,同时选择地方适应性较强的盆架子、凤凰木、重阳木、鸡冠刺桐、水石榕、海南蒲桃、红千层等树种作为行道树。

  为了尽快达到绿荫效果,道路绿化时可采用速生树种,但考虑到近、远期的绿化发展,应混搭慢生树种,这样当速生树种经过10~20年的生长逐渐淘汰时候,慢生树种的绿荫效果正好显现出来了,可以避免道路绿化景观因树种凋零而造成绿化空白,避免脱节。要使道路四季有绿,四季成荫,自然不能单一种植落叶树种;要使四季有景,也不能单一种植常绿树种,须两者相互配合,形成不同树形、不同色彩、不同季相变化相互辉映,丰富城市道路的整体景观,如荔涵大道(城厢段)行道树种植,以常绿的小叶杜英和落叶的木棉互相配合,下层增加一些灌木球及地被,使植物配置更具层次感,营造大气的道路景观效果。

  近年来,莆田市城市道路绿化改变过去单层乔木的结构方式,采用以乔、灌、地被相结合的复层结构模式,植物群落式组团,形成大绿量的绿化气势,达到了四季有花、季相变化丰富的景观效果。种植形式上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规则式种植,而是采用自然式或者是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的方式,选用多花、多彩、飘香的花灌木或孤植、丛植,如金叶假连翘、黄金榕、扶桑、彩叶扶桑、美蕊木、三角梅、非洲茉莉、海桐等;或群植,如月季、龙船花、红花继木、变叶木、鹅掌柴等,以此来增加道路景观的垂直层次感。同时为了避免露出裸土,在绿化种植时,结合地被如翠芦莉、大花芦莉、一串红、矮牵牛、萼距花、合果芋、银边沿阶草等,突出强调多层次、多韵律的植物特色。如莆田市城港大道绿化种植,采用自然组团式种植手法,选用铁刀木、尖叶杜英、黄槿等乔木,结合夹竹桃、桂花、日樱等花灌木,打造多彩多韵的缤纷绿廊。

  莆田市中心城区的道路为早期建设,人和车流量较大,道路两侧建筑物多,人行道较窄且经常被占用做如摩的揽客、停车、商铺扩展、临时摆摊等其他作用,绿化带窄,行道树多为单层乔木结构,生长环境较差,人为干扰因素严重,行道树生长状况良莠不齐。

  在行道树的配置上,中心城区多以常绿树为主,如芒果、高山榕、荔枝、羊蹄甲等,一街一树,树种单一,间距也比较小(如文献路凤凰木间距5m等),缺少花、色、叶、香植物的互衬,道路景观比较单调,绿荫效果一般。同时单一的树种也不利于形成生态循环,病虫害的防治等[3]。如莆田市胜利北街,道路两侧仅有2~3m人行道,整条街以高山榕为行道树,树间距约为5m(部分路段不足5m),树池约1.0m×1.0m,由于树池面积狭窄,许多高山榕的根不得不延伸到了路面,对城市道路、交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涉及具体的经济、交通问题,莆田市近几年在道路改造时,虽然路面变宽了,但绿化反而减少了,如莆田市步行街附近道路的“白改黑”,为改善交通,原先绿化带所在的位置被拓宽成了路面。目前,莆田市城区部分道路如东园东路,拆除掉防护栏杆,将人行道上单独的行道树圈进去,建设宽约3m的绿化池,但由于中心城区人行道空间不足、车流量不断变大、交通日渐拥挤等原因,除了新建的道路,中心城区的旧路无法完全改造,如胜利北街,只有在东桥头部分正在改造,其它部分有的地方只刚好够行道树树池,有的地方有台阶,有的地方又被市民占用,并不适合改造;且部分市民对改造提升绿化可能影响交通出行也提出了反对意见。

  虽然现在市民对环境的要求日渐提高,政府也加大了园林绿化管理力度,但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欠缺:①一些市民意识不强,破坏绿化成果(如文献路行人踩踏,学园路部分行道树因影响沿街商铺而被“剃头”,天妃路垃圾焚烧等);②防风防灾工作不足,莆田市夏秋台风多发,容易造成树木伏倒,有的甚至连根拔起。如2013年台风“谭美”、2014年台风“麦德姆”,都给行道树(文献路的凤凰木、荔园路的黄瑾)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伤;③其他还有人员不足、技术力量断层、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在以后的道路绿化建设中,重视道路绿化规划设计,科学论证,加强对现状(如道路建设情况、绿化情况、交通情况、人流量、周边用地性质等)和已有规划(如城市未来发展规模、道路未来建设变化、绿地系统的要求、城市文化氛围建设、周边用地情况的变化、已完成的道路规划等)的分析,预留足够的人行道空间,以长期稳定的执行为目标,选择适合的树种,以一路一树一景为目标,打造特色道路。

  在道路绿化规划建设时候,建议打破道路景观单独成景的单调,多与周边的景观进行互动,结合道路走向、建筑等形成对景、借景等。如政府建筑两侧道路绿化可互相对称,形成对景,重点衬托政府建筑;在工艺城等有明显建筑特色的四边道路绿化时,乔木可选择常绿的红木树种铁刀木,在工艺城前面可选择如双荚槐、黄瑾、小叶紫薇等乔木,不仅颜色上可相呼应,还可将特色建筑借到道路景观中来,形成借景。同时建议道路绿化规划建设时,注重地方文化特色传承,通过结合路灯、雕塑、广告牌、公共停靠站等园林小品、建筑的布设,彰显出地方特色。如泉州惠安县为“雕艺之乡”,它的主要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中每隔数米就有一座石雕,不仅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也体现出惠安的特色文化。

  莆田市中心城区旧路道路绿化方面,应尽量通过增添观花、观叶的乔木、灌木、地被的方式,进行整体的改造提升。鉴于现实因素,目前不能改造到位的路段,建议保留现状,但要加强人行道空间管理、树木保护和养护等方面的控制,保持人行道的畅通,保护住现状的绿地不再减少。同时建议根据现状适当加宽树池,并种植些地被,尽可能的优化现状绿化;也可考虑结合城市夜景添加植物夜景设计,增加道路景观的趣味性。

  交通岛的主要功能是诱导交通,控制车流行驶路线和保护行人安全,它的绿化除了美化市容外,还起到分隔道路空间界限的作用,因此交通岛的绿化要服从交通功能,优先保证足够司机的安全视距。但视距与车辆行驶速度有关,而视距三角形(由两车的停车视距和视线组成了交叉口视距空间和限界)限界内高度超过1.2m的障碍物都不宜出现,因此一般交通岛绿化都会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目前莆田多采用简洁图案式种植方法,虽然避免使用乔木,但建议也不宜孤植过高的灌木,尽量采用比较低矮的灌木,并注意搭配色彩变化,减缓司机眼睛疲劳,但也不能过于丰富,2~3个变化足以,以免司机分散精神注意力。

  城市道路两侧绿化带蓊蓊郁郁固然美丽,但如果一些植物因种植间距不足,过分密集,并伸垂到道路上如莆田市延寿路部分路段上的鸡冠刺桐,反而会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如不自觉的碰刮树枝,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司机和行人低头躲避低矮树枝等;特别是两侧连接城市支路的市政道路,若因浓郁的道路绿化遮挡了视线,司机不能及时发现支路路口是否有车辆驶出,则容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因此,建议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绿化带,应采取通透式配置或采用从中间到两端的弧形种植方式过渡成较低矮的植物,同时建议在道路绿化的后期养护中,注意及时修剪植物枝叶,保持安全视距,避免对交通设施产生影响,确保城市道路经过绿化后,能既美观又安全。

  鉴于人为破坏道路绿化现象屡禁不止,建议政府在这方面加强宣传,把道路绿化的重要性、作用、举报奖励措施、破坏后的惩罚措施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广为宣传,并通过道路监控、举报电话和信箱、多部门联合执法、区镇街相互配合、建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等手段,加强绿化管理,尽力将人为破坏道路绿化的现象降到最低。

  1.乔木的选择。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在河北省唐市应用较多的有雪松、法桐、国槐、合欢、栾树、垂柳、馒头柳、杜仲、白蜡等。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蘖、月季、紫蔽、丁香、紫荆、连翘、榆叶梅等。

  3.地被植物的选择。目前,北方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棣棠等。

  4.草本花卉的选择。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1)树带式。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一般宽不小于1.5米,植一行大乔木和树篱,如宽度适宜,则可分别植两行或多行乔木与树篱;树下铺设草皮,留出铺装过道,以便人流或汽车停站。

  (2)树池式。在交通量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正方形以边长1.5米较合适,长方形长、宽分别以2米、1.5米为宜,圆形树池以直径不小于1.5米为好;行道树的栽植点位于几何形的中心,池边缘高出人行道8厘米——10厘米,避免行人践踏,如果树池略低于路面,应加与路面同高的池墙,这样可增加人行道的宽度,又避免践踏,同时还可使雨水渗入池内;池墙可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土做成,设计时应当简单大方。

  行道树种植时,应充分考虑株距与定干高度。一般株行距要根据树冠大小决定,有4米、5米、6米、8米不等,若种植干径为5厘米以上的树苗,株距应定为6米——8米为宜;从车行道边缘至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地段,统称为人行道绿化带,为了保证车辆在车行道上行驶时,车中人能够看到人行道上的行人和建筑,在人行道绿化带上种植树木,必须保持一定的株距,一般来说,株距不应小于树冠的2倍。

  城市干道具有实现交通、组织街景、改善小气候的三大功能,并以丰富的景观效果、多样的绿地形式和多变的季相色彩影响着城市景观空间和景观视线。城市干道分为一般城市干道、景观游憩型干道、防护型干道、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等类型。各种类型城市干道的绿化设计都应该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色。植物配置应视地点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点。

  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应兼顾其观赏和游憩功能,从人的需求出发,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来设计可供游人参与游赏的道路。有“城市林荫道”之称的肇嘉浜路中间有宽21米的绿化带,种植了大量的香樟、雪松、水杉、女贞等高大的乔木,林下配置了各种灌木和花草,同时绿地内设置了游憩步道,其间点缀各种雕塑和园林小品,发挥其观赏和休闲功能。

  道路与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形成了城市大气下垫面内的狭长低谷,不利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直接危害两侧的行人和建筑内的居民,对人的危害相当严重。基于隔离防护主导功能的道路绿化主要发挥其隔离有害有毒气体、噪音的功能,兼顾观赏功能。绿化设计选择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滞尘、吸收噪音的植物,如雪松、圆柏、桂花、珊瑚树、夹竹桃等,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

  良好的高速公路植物配置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丰富的植物景观也为旅客带来了轻松愉快的旅途。高速公路的绿化由中央隔离带绿化、边坡绿化和互通绿化组成。中央隔离带内一般不成行种植乔木,避免投影到车道上的树影干扰司机的视线,树冠太大的树种也不宜选用。隔离带内可种植修剪整齐、具有丰富视觉韵律感的大色块模纹绿带,绿带中选择的植物品种不宜过多,色彩搭配不宜过艳,重复频率不宜太高,节奏感也不宜太强烈,一般可以根据分隔带宽度每隔30~70米距离重复一段,色块灌木品种选用3~6种,中间可以间植多种形态的开花或常绿植物使景观富于变化。

  边坡绿化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冲刷,其植物配置应尽量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选择根系发达、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兼顾景观效果的树种。

  互通绿化位于高速公路的交叉口,最容易成为人们视觉上的焦点,其绿化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的模纹图案,花灌木根据不同的线条造型种植,形成大气简洁的植物景观。另一种是苗圃景观模式,人工植物群落按乔、灌、草的种植形式种植,密度相对较高,在发挥其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同时,还兼顾了经济功能,为城市绿化发展所需的苗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园林道路是全园的骨架,具有发挥组织游览路线、连接景观区等重要功能。道路植物配置无论从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还是搭配形式(包括色彩、层次高低、大小面积比例等)都要比城市道路配置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自由生动。

  园林道路分为主路、次路和小路。主路绿化常常代表绿地的形象和风格,植物配置应该引人入胜,形成与其定位一致的气势和氛围。如在入口的主路上定距种植较大规格的高大乔木如悬铃木、香樟、杜英、榉树等,其下种植杜鹃、红花木、龙柏等整形灌木,节奏明快富有韵律,形成壮美的主路景观。次路是园中各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3米;小路则是供游人在宁静的休息区中漫步,一般宽仅1~1.5米。绿地的次干道常常蜿蜒曲折,植物配置也应以自然式为宜。沿路在视觉上应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有遮有敞。形式上有草坪、花丛、灌丛、树丛、孤植树等,游人沿路散步可经过大草坪,也可在林下小憩或穿行在花丛中赏花。竹径通幽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经常应用的造景手法,竹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常绿,清秀挺拔,具有文化内涵,至今仍可在现代绿地见到。

  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主要模式,常用的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

  (2)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绿化。

  (3)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

  (4)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

  道路的绿化设计,应根据不同的道路周边环境,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以保证绿化的形式能与建筑及周边环境相契合,达到良好的景观观赏效果。而优秀的设计,能在设计的手法运用上,融入周围环境的景观元素,使环境与绿化协调统一,虽各具特色却和谐一致。并使路上的行人从各个观赏面与观赏点,都能有不同的感受。下面就以北京东二环交通商务区,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公园和二十四节气公园为例,讨论道路绿化的设计与景观环境的融合关系。

  1.1北京东二环交通商务区———简约的线条之美北京东二环交通商务区绿化工程沿东二环路西侧,沿线分布了中石油、中海油、中国移动、中国人保、北京电信等各大企业的总部。为使绿化景观符合东二环商务区的现代国际化主题,凸显时尚元素与独特活力,整个项目在狭窄的带状绿化空间上最大程度的营造丰富的立体景观效果,通过不同的地势高差和现代建筑材料的运用,创造各种形式的围合空间,同时搭配形态各异,层次错落植物,如高大、挺拔的银杏,修剪整齐的大叶黄杨,气势巍峨的雪松等等,通过色彩变化与质感差异,勾勒出一条简约的商务区线条之美,被誉为为东二环一条时尚,经典的绿色项链。

  1.2北京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公园———宜人的动感之美奥林匹克社区公园位于朝阳门北大街东侧至东二环路西侧之间,公园的整体设计,在突出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宜人的活动场地。公园设计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奥运元素贯穿其中,即形成各自独有的景观特色,也使这三个部分融合成一个整体,并与东二环交通商务区的景观带风格保持一致,相辅相成,衔接得当。即保持了整体的一致性,也突出了奥运的动感之美。

  1.3北京二十四节气公园———含蓄的文韵之美二十四节气公园位于崇文区永内东街,东起天坛南门,西至永定门桥。全长约930米,总体面积为2万平方米。主体部分为24根节气柱,配有二十四节气总体介绍石刻。节气柱分为四组,每组六根,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形成二十四节气公园。园内还配有二十四番花信风石雕花球与介绍节气的景石,周围散布应时应景的绿化植物,如碧桃、榆叶梅、紫薇、石榴、金银木、菊花、海棠等,更增添节气公园的主题性与舒适性。且本公园也区别于其他公园千篇一律的绿化形式,在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给市民带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学习与增长知识的空间,更体现北京道路绿化含蓄的文韵之美。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这几条道路的绿化设计中,都巧妙的将周边的环境要素与绿化结合,使绿化不仅仅作为装饰性的存在,更多的是与环境融为一体,作为周围环境一种地标式的面貌展现于世人之前,让人们走到这个地方就会想起其所代表的背景环境。下面,简单就如何使道路绿化与周边环境更好的协调,做个浅显分析。

  2.1景观要素的提取作为周边环境的代表性标识,景观要素可以提取环境中的人文元素所代表的含义,加以艺术加工,形成具有绿化特色的景观要素。有识别性,具有其环境的代表内容。如在商业区,可提取代表元素为简洁的线条,而简洁的线条可以通过整齐划一的种植及园林小品的风格等来体现。而居民区则应选择柔和,舒适的景观要素,可提取代表元素为柔软的丝带,可以通过自然式的植物种植与舒缓的地形起伏来表现。能在方便居民通行的同时,在感官和体验上带给人们舒适的愉悦感。

  2.2景观小品的呼应景观小品的选择,即要与景观要素呼应,也要使周边的植物种植与其相协调。在简洁大气的整体方案中,尽量不选用小品构成琐碎凌乱的设计;植物种植也要多使用整齐划一的种植方式;而柔美复杂的方案设计中需要穿插与其呼应的景观回廊等,搭配自然式的地形与植物种植。形成风格统一的景观。

  2.3不同环境下的植物选择在选择相应环境的景观要素后,植物的选择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整体的环境协调,是主要的绿化因素。如商业区,为呼应简洁的线条这一景观要素,可选择耐修剪,能形成干练统一的剪形图案的植物,如大叶黄杨,紫叶小檗等,骨干树种可选择树形挺拔,线条简单,简洁,大气的乔灌木,以此来体现商业区简洁,干练的商业作风。而在居民区,则需要选择花期较长,花形优美的乔灌木,搭配相适应的景观元素,用柔美的线条体现居民区舒缓,柔和的生活环境。此外,居民区的植物应避免选择多刺、多浆、易引起污染与过敏的植物,以保证居民生活的安全与舒适。

  2.4适地适树的原则在绿化植物选择的时候,要有主导树种来响应景观要素,使其与景观要素相互呼应。此外,可以多选择当地的适生树种,可以反映当地地域特色的同时,也突出环境特征。如上面提到的几条道路的路侧绿化,选用的树种大部分均为北京常见的当地树种,如银杏、雪松、紫叶李,榆叶梅等等,即从设计视觉上保证与景观要素的相互呼应,也从生态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植物的地域性原理,使其能在最适应的环境,得到最好的生长势。

  微地形是指在景观施工过程中采用人工模拟大地形态及其起伏错落的韵律而设计出有起伏变化的地形,其地面高低起伏但起伏幅度不太大。

  因地制宜的地形设计应首先考虑对原有地势的利用,结合适当的改造,每块地形的处理既要保持排水及种植要求,又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力求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

  在道路绿化中,常遇到原有地形过于平坦、绿化带地势较低等不理想的情况。对原有地形就地取材,加以利用,是节约成本的有效途径,同时结合道路绿化的功能等方面来考虑对地形进行恰当的处理。

  人工塑造的地形、地貌其外观应自然,尽量与自然界地貌形态相趋同,避免使人产生非自然的、生硬的观感,地形改造应力求“合自然之理”,使人得“自然之趣”,才能满足当今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景观道路绿化中,由于道路绿化带的宽度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地形堆山的体量一般很小。通常纯用土堆的山只能形成圆润的山峦,山峦的起伏需要讲求主次,高低起伏而形成山峰,每个山峰不能等高,最高的称为主峰,其他的山峰做适当的分布并相互连贯,称为配峰,形成主次分明的格局。主次之间还要起承呼应,次要的配峰避免距离相等或高矮相同,避免等高、等距的机械排列。

  “左急右缓,莫为两翼”,避免呆板、对称,起伏要自然。要注意层次感的产生,在高低不同的山峰中形成层次。山前有平地,山中有树木,山巅有清晰的轮廓,这样的地形塑造就比较理想。微地形的边缘应该时常有波动起伏,以模仿自然中的典型特征。持续不变的统一、不变的坡度会让人觉得没有变化。堆成的连绵起伏的山峦,讲究山体的坡度陡、缓程度各不相同,同时,要注意道路视角的可观性,使道路上的人们产生景随步移的动感,形成形态变化多端的观赏效果,增强道路的连续性、方向性。

  地表坡度决定了地表排水状况,坡度的大小选择可视地表植被的覆盖情况和排水速度而定,排水坡面尽可能多向,以加快地表排水速度。坡度设计还要避免同一单向坡面拉得过长,容易产生视野单调,还易形成地表径流,造成水土流失,因此以地表层次丰富的多面坡为宜,保持水土的同时,有效增加地形的景观效果。坡度介于3%~l0%的地形具有明显的起伏感,地形的排水条件较好;需要机械修整的草地,以≤25%的坡度为好;土壤安息角决定了地形的最大坡度,为了使改造容易且安全,最好要低于安息角,常用坡度≤33%;在小的范围内为创造特殊效果也可适当陡一些,但极限坡度应≤50%。地形形态要符合自然规律,方能体现自然山水之趣,因此要在限定的空间内,让地形在各个不同方向以各种不同坡度延伸,产生各种不同体态、层次、分汇水线,形成人工山林趣味。

  当论分析认为,视角为6°是人眼最敏感的黄斑视域,当视角小于6°时,空间的景观效果,将明显消失,趋于空旷,并产生疏远感。为避免产生空旷和疏远感,要根据道路宽度和地形位置,测定景观视距,然后按照视角不小于6°的原则,结合地形高点植被状况,确定地形高度。例如,一条双向10车道的道路总宽度为50m,在道路外侧绿化带内,距道路边缘约20m的位置,堆筑微型山峦,山上种植雪松、樱花、碧桃等植物。该山峦的景观视距50÷2+20=45m,车内及路上人员视线m,山峦上植物高度取值3m贝搏体育,那么山峦高度应不小于1.5+45×0.105-3=3.22m(0.105为6°角的正切值)。

  在地形施工开始前,首先要在施工现场踏勘、核实自然地形现状和施工场地环境,了解具体的土石方工程量。在道路绿化工程地形改造中,通常情况下,填方量远大于挖方量,土方缺口较大,需要考虑土方来源,要坚持就近取土,土方就衡,节约工程费用。可以考虑将道路两侧绿线范围内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用来回填沟、槽、坑、塘等低洼处,上层覆盖一定厚度的好土,上层覆土厚度要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除种植大乔木的位置不可回填建筑垃圾以外,其他地段覆土厚度需要满足小乔木不小于1.5m;花灌木不小于1m;地被、草坪不小于0.5m的要求。城市新建建筑物地基下挖产生的粉土、粉质黏土等土质好的外排土方可以用于上层覆土。地表上层挖方可直接用作种植覆土,较深处挖土为生土,不利于植物生长,用作种植覆土时,需要采取翻晒、施有机肥等处理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性状。

  设计地形表面土层,要对深度、质量等有所要求,这关系到地形表面土层透气排水、有机质含量,直接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对绿化种植的成活率和植物后期长势大有影响。必要时应在设计中注明保存熟土的施工顺序要求。在建设施工程序上,对表土层的处理一般先用推土机将施工地段的表面熟土推到施工场地保存起来,待地形改造或重塑施工完成后,再把表土推回,备绿化种植使用。填方施工时,要按照先填建筑垃圾,后填土方;先填底土,后填表土;先填近处,后填远处的分层填埋顺序进行。

  铺设上水管道需要注意施工顺序,首先进行填筑土方,土方填筑到位后,进行沿道路或绿化带外边缘的给水主管道、次管道的铺设,然后利用机械进行绿地范围内的地形粗整,地形初步整理完成,地形骨架形成后,再进行给水分支管道和渗灌管道的埋设,给水管道全部埋设完毕,最后由人工进行地形精细整理及苗木栽植。要做到在保证取水口、渗灌管道位置准确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已整理好地形的破坏,减少土方工作量。

  修整地形时可先使用机械粗整,然后再进行人工细整,尽量改善地形表面的土壤结构,以减少对植物生长的不良影响。地形的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进行拉线找平修整。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补土找平夯实,然后对地形进行全面修整,修整时要注意整体的线条美和曲线美,在山脚回弯凹进处及山脚凸出的位置上,要按设计要求进行整理,对山体边缘部分,修整时应注意自然过渡到平地,避免造成呆板。

  在人造微地形上植物造景,能产生美丽的立体景观。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首先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在配置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满足其主要生态条件,依据小气候对于微地形上的植物进行选择。山顶及坡面要选择喜干植物,汇水线等低洼处要选择耐湿植物;阳坡要植喜阳植物,阴坡选择耐阴植物;同时,要考虑道路的特殊环境要求,应选择吸尘、抗噪、抗污染的植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近年来,北方缺水地区形成了“草坪热”,尤其是冷季型草的大量铺设,已引起了广泛争议。草坪建成后的养护需要大量灌溉用水,并且微地形草坪的修剪比较困难,后期管理成本很高。在如今北方水资源十分匮乏,绿化养护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仅为了达到一种景观,到处铺设草坪是不可取的。采用丰富的地被植物或灌木代替草坪是值得提倡的,如在斜坡上铺设大面积的地被植物,用枝叶繁密的彩叶植物以一定形状的色块点缀其上,并在斜坡的边缘种植各种小灌木,既有利于很好地保护坡地,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

搜索